過敏總是好不了!不可不知12大隱藏版食物過敏原
文章出處:早安健康 營養醫學博士 劉博仁醫師專欄
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/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11歲的阿賢飽受嚴重異位性皮膚炎之苦,之前已在其他醫院接受過急性過敏原IgE檢測,由於他母親看過我的書,因此帶著阿賢來找我,希望我再幫阿賢檢測IgG4慢性食物不耐,決心要揪出過敏兇手。
檢測結果出來了,阿賢對牛奶、酪蛋白、蛋白、螃蟹、蝦子、杏仁等皆呈現#重度食物不耐,奇怪的是,即使阿賢避開了這些食物,異位性皮膚炎仍不見好轉,一直到我知道他喜歡吃五顏六色的糖果後,答案終於揭曉了,罪魁禍首正是食品添加物。
阿賢的媽媽想想後才驚覺,只要阿賢吃了些糖果,果然皮膚就會更癢;還有一回,阿賢只不過吃了個在路邊攤買的飯糰,皮膚炎發作竟長達兩星期,還得靠口服類固醇才能有效控制住,阿賢的媽媽將矛頭指向飯糰中的蘿蔔乾,因為她覺得有股說不出來的化學味道。
在面對過敏患者時,我除了幫助他們找出過敏原,也會囑咐他們盡量吃天然、無加工的食物,因為現在的食品添加物實在太多了。先來看非法的食品添加物,包括有二氧化硫、甲醛、螢光增白劑、非法色素、吊白塊、非法人工甘味劑、以及硼砂共七種,主要用於漂白、防腐、增脆、增甜等等,這些添加物可能嚴重損害健康,有賴主管機關積極查緝與執法來懲治黑心廠商。然而,真正難防的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,簡直無所不在,可說是隱藏版的食物過敏原!
可能引發過敏的合法食品添加物主要有以下12大類:
- 防腐劑:舉凡包裝食品、乳製品、罐裝食品、保健食品、油品等都有可能添加。
- 色素:只要是有顏色的食品包括糖果、餅乾、糕點、甜點、油麵、醃漬黃蘿蔔、火腿、香腸、飲料、保健食品等都有可能添加。
- 漂白劑:常見於蜜餞、脫水蔬菜、澱粉、金針、蝦、冰糖當中。
- 膨脹劑:主要用於麵包、餅乾、油條、甜甜圈等。
- 保色劑:常用於香腸、火腿、培根、臘肉、魚乾、板鴨等。
- 乳化劑:冰淇淋、巧克力、果醬、飲料、人造乳酪、口香糖、調味料等都可見到。
- 抗氧化劑:乳製品、油品、速食麵、奶油、乳酪都有。
- 調味劑:常用於醃漬品、蜜餞、瓜子、飲料、食品調味劑等。
- 黏稠劑:可見於粉圓、湯圓、燒仙草、布丁、果凍等。
- 殺菌劑:常用於豆乾、豆腐、魚丸、魚漿、素雞、肉漿製品等。
- 結著劑:加工肉製品及魚製品皆可見。
- 香料:常用於麵包、飲料、餅乾等食品。
由於食品添加物目前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,有過敏問題的朋友除了避開已知的過敏原之外,務必盡量多吃天然食物、少吃加工食品,要做到完全不碰到上述的12大類食物的確有點強人所難,但若能避則避、能減則減,絕對能助抗敏一臂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