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激躁症症狀

「大腸激躁症」又稱為大腸急躁症,簡稱腸躁症,患者會出現不定時腹痛、時而腹瀉、時而便秘、糞便帶有黏液等症狀。根據台灣腸胃科醫學會的統計,大腸激躁症的發生率大約佔20%,比例可說相當之高。

嚴格說來,大腸急躁症並不是一種疾病,而是屬於功能性的問題。一般造成腸躁症的原因包括腸道蠕動力異常、腸道敏感性增加、焦慮或壓力過大等心理因素、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、腸道內物質的刺激、或是腸道神經免疫系統變化等等,不管如何,一定要先經過腸胃科醫師的詳細檢查,以排除惡性腫瘤、感染性腸炎、乳糖不耐症等其他特殊疾病,才能進一步規畫治療方案。

大腸激躁症,大腸急躁症,腸躁症

改善大腸激躁症三原則

要改善大腸激躁症,首先要檢視個人每日的飲食、生活型態、以及人格特質,以找出致病因子,同時也要遵循ATM治療原則:

  • A-Avoidance (避免)

    詳做飲食日記,並接受食物過敏原檢測,包括針對急性過敏與慢性食物不耐兩大方面,以找出誘發腸道過敏的食物或因子。依照劉博仁醫師多年的臨床觀察,有許多大腸激躁症的病例都跟食物不耐脫不了關係,可見,找出食物過敏原對於治療大腸激燥症來說絕對有其必要性。
  • T-Treatment (治療)

    一般醫師會針對症狀開立一些藥物,包括軟便劑、抗憂鬱劑、抗痙攣劑、血清素接受體拮抗劑或是促進劑等等,皆僅能症狀治療。
  • M-Modificaiton (調理)

    採行營養醫學療法與生活調理雙軌並行,並且持之以恆,將可大幅減少大腸激躁症發作的機率,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。

大腸激躁症營養療法

營養素對於人體細胞有著直接的影響,營養素的不平衡往往是造成疾病或功能性問題的根本原因,因此,透過檢驗精準地了解營養素失衡的缺口,並正確地補充營養素,可重建人體細胞的平衡、重現細胞活力、儲備器官所需能量,是對抗疾病病根、回復健康的自然療法。然而,每個人所需的營養素組合與治療劑量,會依患者年齡、體重、臨床症狀、相關檢驗結果、以及正在接受的藥物治療等因素而有不同,需由醫師規畫個人化處方,才能得到理想之綜效,患者切勿輕信廣告自行調配,以免傷荷包卻徒勞無功、或吃出其他問題而得不償失。

預防大腸激躁症自我調理方法

  1. 適度規律的運動

    每天曬些太陽,配合適度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騎自行車、游泳、跳舞、瑜珈、氣功等,有助於調節自律神經,促進免疫平衡,降低腸躁症發作機率。
  2. 多吃天然的食物

    少吃冰品、過甜食品、含有人工色素或防腐劑等食品、以及加工食品,煙燻燒烤等食物也儘量不要碰。避免含有咖啡因、酒精、乳糖的食物,也要避免油膩的食物、豆類、辣椒、以及含山梨糖醇的口香糖。尤其市售罐裝飲料及茶飲店的冷飲,不但糖分高,容易造成白血球活動力降低,於是弱化免疫系統,而且所含的各式茶精、香精還會加重肝臟負擔,使得排毒功能降低,相對增加了過敏毒素的存在。
  3. 睡眠充足

    每晚盡量在10點前就寢,並培養良好睡眠習慣,以提高深度睡眠腦波比例,促進生長激素以及褪黑激素的分泌,舒緩腸道壓力。
  4. 舒緩壓力

    以音樂、藝術、旅遊、文藝欣賞、靜坐冥想等方式來紓壓,如此可以降低自律神經緊張,也可降低腸躁症機率。
  5. 每日排便順暢

    便祕會增加腸內毒素及壞菌滲入體內機會,加重過敏體質的負擔,故每日最好飲用2000C.C.的白開水,每天並攝取五至七份拳頭大的蔬果,配合補充益生菌,如此可促進每日排便順暢,維護腸道內友善的生理環境。

其實營養醫學對這類的病患有相當大的助益,只要能夠細心以及耐心配合,將可不再面臨大腸激躁症三不五時發作、以及臨時找洗手間的窘境了。

本文彙整自劉博仁醫師相關著作,文字版權為劉博仁醫師所有,請勿轉載

醫師團隊

劉博仁醫師,自體免疫疾病,癌症營養調理,皮膚過敏,腸道過敏,賀爾蒙平衡

劉博仁醫師

台北
營養醫學博士
經歷|專長
陳欣湄醫師,自體免疫疾病,癌症營養調理,皮膚過敏,腸漏症,賀爾蒙平衡

陳欣湄醫師

台北
營養醫學專家
經歷|專長
康曉妍醫師,自體免疫疾病,癌症營養調理,皮膚過敏,腸道過敏,賀爾蒙平衡

康曉妍醫師

台北
營養醫學專家
經歷|專長
黃柏堯醫師,預防醫學,老年醫學,睡眠障礙,慢性疲勞,老年憂鬱,肌少症

黃柏堯醫師

台北
營養醫學專家
經歷|專長